企业画册设计之色彩搭配的认知:不止审美,更是品牌与竞争力的视觉语言

浏览:7   时间:2025.09.08   来源:深圳星鹿品牌设计

波丝达尔音响_页面_04.jpg

企业画册设计中,色彩搭配常被等同于 “审美选择”—— 有人觉得 “鲜艳的颜色更吸引眼球”,有人认为 “多色搭配更显丰富”,甚至有人跟风用 “网红色” 却忽略品牌本身特质。但实际上,画册的色彩搭配绝非 “好看就行” 的表面功夫,它是传递品牌调性、影响客户决策、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视觉语言。建立对色彩搭配的正确认知,才能让画册从 “视觉装饰” 变为 “品牌价值放大器”。

一、走出认知误区:色彩搭配不是 “审美自由”,而是 “战略匹配”

当前企业在画册色彩搭配中,最易陷入三大认知陷阱,导致色彩无法为品牌赋能,反而拉低形象:


误区 1:“颜色越多越有吸引力”

不少企业认为 “多放几种颜色,画册会更活泼”,结果页面上红、黄、蓝、绿交织,既无主次之分,也无逻辑关联。


误区 2:“跟风网红色 = 紧跟潮流”

近两年 “莫兰迪色”“多巴胺色” 走红后,很多企业不管自身行业属性,强行套用。比如某医疗企业的画册用高饱和度的 “多巴胺色”,看似 “潮流”,却违背了医疗行业 “安心、专业” 的核心诉求,客户看到后反而会质疑 “这家企业是否靠谱”。

真相:网红色有其适用场景,但画册色彩的首要原则是 “匹配品牌调性”,而非 “追逐流行”。潮流会过时,但贴合品牌本质的色彩,能让客户形成长期记忆 —— 就像可口可乐的红色、IBM 的蓝色,几十年不变却始终能代表品牌。


误区 3:“忽视色彩的可读性与场景适配”

有些企业为了 “视觉个性”,用浅色文字配浅色背景(如浅灰字配米白背景),印刷后文字模糊不清;还有企业在设计时只看电脑屏幕(RGB 色彩模式),忽视印刷的 CMYK 模式,导致最终画册颜色与设计稿偏差极大(比如屏幕上鲜亮的蓝色,印刷后变成暗沉的灰蓝)。

真相:色彩搭配的 “实用性” 优先于 “个性”。文字与背景色的对比度需符合 “易读性标准”(如黑色文字配白色背景,对比度达 21:1,最适合长时间阅读);同时要提前考虑应用场景(印刷、电子画册、展会展示),选择适配的色彩模式与材质,避免 “设计好看,落地翻车”。


二、建立正确认知:色彩搭配的三大核心逻辑

真正有效的画册色彩搭配,是基于 “品牌调性、客户心理、信息传递” 三大逻辑的系统性设计,每一种颜色的选择都有明确目的:

1. 色彩 = 品牌调性的 “视觉翻译”

色彩是品牌性格的直观体现,客户看到色彩的瞬间,就能感知到品牌的 “气质”—— 这是文字无法替代的效率。

科技行业:多选用蓝、白、银等冷色调。蓝色传递 “专业、理性、创新”,白色体现 “简洁、高效”,比如华为、大疆的画册,以蓝色为主色,搭配白色留白,让客户一眼就感受到 “科技感”;


2. 色彩 = 客户心理的 “情感触发器”

不同颜色会引发客户不同的心理反应,画册的色彩搭配,本质是 “用色彩唤醒客户的正面情感”,拉近与客户的距离(即之前文章中提到的 “悦心”)。

面向中老年客户的品牌:避免用高饱和度的亮色(易让人觉得 “刺眼、不稳重”),多选用米白、浅棕、深灰等柔和色调,传递 “可靠、亲切”;

面向年轻消费者的品牌:可适当用低饱和度的 “马卡龙色”“莫兰迪色”,传递 “清新、时尚”,或用撞色(如粉 + 蓝、黄 + 紫)体现 “个性、活力”,比如喜茶的画册,用粉绿撞色,精准击中年轻群体对 “潮流、个性” 的需求;

面向 B 端企业客户的品牌:多选用深灰、藏蓝、棕色等沉稳色调。深灰传递 “专业、严谨”,藏蓝体现 “可靠、值得信任”,比如三一重工的画册,以深灰为主色,搭配蓝色点缀,让企业客户感受到 “实力、稳重”,增强合作信心。

如果忽视客户心理,即使色彩符合品牌调性,也无法打动客户。


3. 色彩 = 信息传递的 “视觉导航”

突出核心信息:用对比色强调关键内容,比如 “合作优势”“客户案例” 等核心板块,用主色的互补色(如主色为蓝色,互补色为橙色)作为背景或标题色,让客户一眼就看到 “企业想重点传递的内容”;

区分信息层级:用色彩的深浅、饱和度区分内容的重要性。比如标题用 “主色的深色调”(如深蓝),正文用 “主色的浅色调”(如浅蓝),辅助说明用 “灰色”,让客户通过色彩就能判断 “先看什么,再看什么”,提升阅读效率;

传递特定信息:用色彩传递 “隐性信息”,比如绿色标注 “环保认证”,红色突出 “限时优惠”,黄色提示 “注意事项”—— 这些色彩的 “约定俗成”,能让客户快速理解信息,无需额外解释。


三、认知升级:从 “设计色彩” 到 “经营色彩”

对企业而言,画册色彩搭配的认知,不应停留在 “设计层面”,而应升级为 “品牌经营层面”—— 将色彩视为 “可积累的品牌资产”,通过长期稳定的色彩应用,强化品牌记忆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
1. 建立 “品牌色彩体系”,避免 “换设计就换色”

很多企业换一次画册设计,就换一套色彩,导致客户无法形成稳定的品牌认知。正确的做法是 “建立品牌色彩体系”:明确主色、辅助色、点缀色的具体色值(如 CMYK 值、RGB 值),并规定不同场景的应用标准(如封面主色占比、内页标题色、图片配色要求)。比如小米的品牌色彩体系中,主色为 “橙色(CMYK:0,60,100,0)”,辅助色为 “白色、深灰”,无论画册、官网、产品包装,都遵循这一体系,让客户形成 “看到橙色就想到小米” 的记忆。

2. 结合行业特性,打造 “差异化色彩记忆点”

在同质化竞争中,色彩可以成为企业的 “差异化武器”。比如在以 “蓝色” 为主色的科技行业,某 AI 企业选择 “浅紫 + 白” 作为画册主色 —— 浅紫传递 “创新、智慧”,既符合科技属性,又区别于传统的蓝色,让客户在众多科技画册中,快速记住 “这家用浅紫色的 AI 企业”。

3. 定期复盘色彩效果,优化迭代

色彩搭配的效果不是 “设计完就结束”,而是需要结合 “客户反馈、转化数据” 定期复盘。比如某企业发现 “用红色突出的‘合作方案’板块,客户咨询量比其他板块高 30%”,就可以在后续画册中,继续强化红色在关键信息上的应用;若发现 “某辅助色让客户反馈‘视觉疲劳’”,则及时调整色值或替换为更适配的颜色。

色彩搭配是 “低成本高回报” 的品牌投资

很多企业愿意在画册的材质、印刷工艺上投入预算,却忽视了色彩搭配的价值。实际上,色彩搭配是 “低成本高回报” 的品牌投资 —— 无需额外增加成本,只需通过科学的色彩选择,就能让画册传递出更精准的品牌调性、更打动客户的情感、更清晰的核心信息。

建立对色彩搭配的正确认知,本质是理解 “色彩不是审美问题,而是战略问题”:它是品牌与客户沟通的 “第一语言”,是画册在竞争市场中被识别、被记住、被选择的关键。当企业能通过色彩,让客户 “看到画册就懂品牌,读懂品牌就愿合作” 时,画册的价值才能真正落地,成为企业形象与市场竞争力的 “隐形推手”。


一站式品牌策划设计

以我们丰富的经验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品牌宣传方案

一站式
品牌策划设计
以品牌策划设计、企业宣传册、企业营销网站 、企业宣传片和企业文化墙为核心业务,全方面品牌策划设计。
一对一
沟通及设计方案
团队协同作战,分工明确保证一对一客户策划设计,实施落地,定位准,效率高。
丰富的
品牌设计经验
我们十几年品牌设计成功经验,更为精准的来策划设计及实施落地营销方案。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品牌服务。
真诚伙伴
用心做好每一个品牌
星鹿品牌设计,真诚合作,让合作永附初心,我们不光是供应商,更是真诚的伙伴,让合作在友谊的见证下成长。